2020年11月19日 星期四

寶覺學校培育了我兩年並帶領我走上佛道

 


***  感恩 寶覺中、學校 給了我兩年全曰制的學生生活, 教我念誦古文, 教我要做個行規道矩的女孩, 教我認識佛理, 栽培我對藝術歌曲的興趣, 也教會我針織、裁剪和烹飪的技能。寶覺學校給予我的恩德, 我末齒難忘。***



31 則留言:

  1. 回覆
    1. 香港羅便臣道的英華女校歷史己超過百年, 在原址重建新校社剛完成不久。

      刪除
  2. 回覆
    1. 我到寶覺讀書的碓是緣, 是一位老師帶領我入讀的。

      刪除
  3. Good morning wei-wei.
    不忘本不忘恩, 沒齒難忘, 是善的人生! 👍
    東蓮覺苑 facebook : https://www.facebook.com/TungLinKokYuen/

    回覆刪除
    回覆
    1. Judith, 早晨, 多謝你的讚美更感恩你慈悲糾正我寫錯的字, 我已刪改了。

      刪除
  4. 一般人中小學只會讀兩間學校,是很安穩的校園生活。
    寶覺學校很古色古香哩 !

    回覆刪除
    回覆
    1. 我的小學讀了三間學校: 小一至小五是東華三院第一小學, 因為那年代要參加全港升中會考, 以成積派讀免費的政府中學。港島區的東華三院共有5間小學, 九龍區只有一間。東華三院小學每年只在每間學校挑前10名的學生去參加升中會考。我的成績在10名之外, 自知無資格參與升中會考。我完成小五的那年, 家父得知荷李活道官立小學新落成, 招攬學生, 於是家父為我報名, 僥倖被取錄。官校小六學生可以全班參加升中派位試, 可惜我的成績未夠班, 分派不到兔費學位。適逢東蓮覺苑的謝老師認識家父, 她勸家父與其送我入讀[新法書院]或[威靈頓書院], 不如由她帶我到寶覺重讀小六。我剛升讀中一那年, 父親便開始患病, 因此我讀完中一便立即到尖沙嘴珠繡工場工作, 在工場住宿, 老闆夫婦對我格外開恩, 容許我在上午去練打字.學簿記; 晚飯後讀英文專科學校。

      刪除
    2. 謝謝wei-wei細說求學的過程。妳的入學事宜一直有令尊的安排,真是好幸福。工作之後,又得到僱主的體諒,讓你上午和晚上去學習,也真是出門遇貴人了。以前是重男輕女的年代,女孩子入學的比較少,一班之中,大多數都是男生。我是家中最小的一個,全賴二哥回家提醒,媽媽才帶我去找學校。
      我雖然僥倖有機會入學,但是自小外感傳裡,時常不適,上學讀書都感覺得很辛苦。雖然品學兼優,多家名校都歡迎我入讀,像德貞女中,真光女中,瑪利諾女生書院,都不能考慮,除了因為學費貴,英文書籍貴,我的病也不能整天逗留在外太多時間,只能選擇讀夜中學。這段時間我的病情更趨惡劣,只有依依不捨的離開,改讀時間更短的上午英專學校。夜中學的中英文老師都叫同學來問候我。我沒有說什麼,都是同座的女同學細心,看得出我的病情不輕,她和她的媽媽極力勸我去看一位大醫生,因此我才有機會入醫院來一個了斷。哈哈,我是個不倒的傳奇。要感謝很多的人,謝謝上蒼 !

      刪除
    3. 我母親是文盲, 幸好我父有點墨水人緣又好, 當年我父親認識鄧肇堅先生, 是鄧先生推介我父要把兒女送進東華三院第一小學讀書的。家兄聰穎, 年年成績名列前茅, 因此順利入讀英皇書院完成中七學歷, 只因家貧, 父親又體弱多病, 故家兄中七畢業便立即工作賺錢供養父母。香港40年代出生的孩子大多數都要照顧父母的晚年, 家兄和我就是一個例子。

      刪除
    4. 窮人孩子早當家,大多都很懂事。聽說有些沒有父母的家庭,當大哥的努力賺錢供養一班弟妹,因無閒錢,連拖也不敢拍,不敢找女友。直到弟妹都長大成人了,學有所成,大哥也老了,已錯過了結婚的機會,孤獨而終。 我的大哥因為辜負了一位女同學,他後悔一生,不肯去結識女友,就此度過餘生。他生前工餘喜歡喝酒,只有我這個六妹肯聽他的吟沉,有一天我說:「看你這個樣子,不如出家吧。」
      豈料他說:「未著袈裟嫌多事,著起袈裟事更多 ! 」家父工作勤奮,深得老闆器重,工作至80多歲。

      刪除
    5. 後來先父病了半年才去世,享壽90歲。

      刪除
    6. 秋葉, 令尊比家父長壽。
      家父壯年時長流鼻血不止, 且像開了的水喉, 鼻血不斷湧出, 每次都要立即電召救護車到瑪麗醫院求疹。幸好家父得到妹妹的照顧, 定期帶他去睇著名的西醫, 加上家父懂得運氣打座, 流鼻血的病漸漸好轉。因為家父工作太辛勞, 所以體力提早衰退, 他在72歲那年肚痛不止, 立即到香港中區的那打素醫院入急症室, 慶幸遇到大醫生當席, 驗出他的小腸出了問題, 需立即動手街。家父又跳過一鬮, 卻要長期食藥丸。家母比家父先離世兩年, 家父失去老伴, 至親的妹妹和情如手足的堂弟亦早離世, 我雖然請父親搬到我家居住讓我盡力照顧他的起居飲食, 卻不能使他回復追求生命的活力! ! ! 家父終於1982年春末, 享年八十二.

      刪除
    7. Wei-wei姐:令尊為了一頭家盡心盡力,無奈身體都拖垮了! 能夠捱到82歲,是高壽的了,很難得啦。相信都是妳接他來照顧的功勞。
      又及:我的父母親和丈夫都是在97的那年,或前幾年去世的。母親在97年之前,曾經打來電話對我說:「香港人是管理不好香港的。」當時我不信。到了近來這幾年,果然應驗了。媽媽真是洞悉先機。
      要不是北京出動國安法,香港現在還是時常在動亂火爆之中,不得安寧。

      刪除
    8. 家母比家父先離世兩年, 即是說我只貼身侍奉家父兩年而矣。我在12歲便見家父常與病魔搏鬥, 藥不離身, 他挨到八十二, 其實是很辛苦的。

      刪除
    9. 地區或個人總離不開[三衰六旺], 這是天意。香港是東方之珠, 祈願這顆明珠永遠發光發亮。

      刪除
    10. 人各有命,亦人各有運。令尊與病魔博鬥到老,博鬥到終點,也真辛苦了 !
      也辛苦了服侍他的家人。但作為家人,也都無怨無悔。
      很興幸,我的父母和兄姐一直都很健康,唯獨自己自小就病,後來更被大哥的煙酒熏得常常咳個不休 !
      連呼吸也感到很困難。都是在結婚獨立之後,氣管才漸漸好起來。
      我在母家是最小的,可能就是多餘的吧。但能夠享受到這個世界,和眾親友的愛護,也就無憾了。
      學然後知不足,後來我都花了好幾年時間去進修。

      刪除
  5. 很羡慕你這兩年全曰制的學生生活,獲益良多。

    回覆刪除
    回覆
    1. 過往的寶覺女子學校有點像職業先修學校, 除了灌輸學生的正規課程外, 還加上佛學、中國古文、編織、烹飪、裁剪, 把學生訓練得文武全材, 入得廚房, 出得廳堂, 可惜我無機會完成中五課程。
      時代不停變動, 目前的寶覺學校再不是女生專用了! 科目也可能不一樣了。

      刪除
    2. 其實香港的私立中學,和官立中學的女生都有家政課,男生學木工。
      一般學校都是中學才教古文,初中的古文很淺,都是《愛蓮說》,和岳飛字鵬舉之類,還有《愚公移山》吧。 高中要選擇「中國文學」,才有較多深奧一些的古文。所以可以不選,改選其他的科目。中學會考就見真章了。
      早幾年香港的教育也很畸型,全部中學分5級,無論私立、官立都有分級。小學因成績派位,長女派到一級的官立中學,可是第二年來了一個心高氣傲的女校長,她為了保持一級地位,竟然不准一個成績差的女學生參加高考,兩母女去求情也不肯改變主意,就這樣,那個女學生自殺死了 !

      刪除
    3. 更正:
      那個為了保持一級中學地位的女校長,應是不准那個女學生出去考中五會考。
      因為她在校內的模擬中五會考時,成績不好,所以女校長就不給她機會出去會考。
      這個女學生也很慘,連一張就算是0分的中五會考證書也得不到,真是前路茫茫。
      後來這個間接害死了一個學生的女校長,提早退休走了。

      刪除
  6. 香港的中學早期是3.3制,讀完六年後高考升大學,大學是4年制‧
    後來因為很多中學生都無力升讀大學,要出社會工作,賺錢幫家。所以教育司署把中學改為5.2制。
    方便學生讀完5年中學,便可畢業會考,高分的有機會升讀中6至中7。不升學的可以出社會工作。大學改為3年制。
    讀到中七的同學成績比較好,讀完中七就可以參加高考,亦即是大學入學試。
    當然,有些高考成績好,可以升讀大學的同學,也會放棄而出社會工作,就為了幫家。當然讀多兩年中學,找工作的範圍就比較廣。
    可是近幾年前,中學又改回3.3制了,中學不用參加兩次會考,學生的壓力沒有那麼大。大學亦改回4年制,這樣出國外升學容易銜接。 可是去年看到各大學有些學生只顧搞政治,且十分暴力 ! 令我們很失望。

    回覆刪除
    回覆
    1. 事不關己, 己不勞心, 但與我有關的, 我會牢記腦海, 所以香港的教育制度, 我只記得與我及我家人的那些。
      1. 以前的東華三院義學只辦小學, 學生讀完三年級便要到上環普仁街東華醫院的大禮堂參加中、英、數三科筆試, 要三科都合格才有機會完成小學課程。
      2. 讀完小六後, 要参加升中試, 教育司署安排成績優異的學生入讀政府官立中學。我堂姐自幼稚園就入讀堅道合一堂幼稚園(只收香港出生的孩子), 可直升英崋女子小學及中學

      刪除
    2. 3. 我女兒自幼稚園就入讀堅道聖嘉勒女子小學。那時香港已改為九年制免費教育。 聖嘉勤女子小學是天主教修女當校長的私校, 因我欣賞聖嘉勒女子小學注童學生的德育, 於是我寧願交學費都要送女兒去入學。聖嘉勒女子中學校舍在僻靜的摩星嶺道, 交通不便, 而且學生入讀香港大學人數不及羅便臣道的英崋女子中學那麼勁, 於是我在女兒小六畢業前安排她去考英華女子中一的入學試, 並在女兒的升中入學申請紙上填寫第一志願是英華女子中學, 慶幸天從我願, 女兒都算盡力, 衝破中五會考及高考進入香港大學, 完成碩士課程, 圓滿了我對她的期望。

      刪除
    3. 原來“東華三院”是義學,會淘汰成績不好的學生,並不是人人都可以有機會讀完小學。這個如果你不說,我也不知道哩。您照顧女兒的學業很週到,可以順利入讀港大。
      小女讀書十分勤奮,領悟力也很高,常常名列前矛。可惜我沒有你那麼本事,小女在中四那年她的爸爸就去世了,只能讀到中七,就要去工作了。她工餘也去進修“電腦會計”,考獲英國倫敦商會的公開試,除了一紙證書,還有獎座。她在金鐘力寶中心一間公司由助理升為經理多年,我也很安慰。

      刪除
    4. 40年代的香港不是人人有機會去上學, 我算是幸運的一個。
      後期的東華三院義學轉為香港教育司署管轄的資肋學校便即取消小三成績試。
      香港以前的父母可以不送仔女去讀書, 自從政府實施九年免費教育後, 若父母不送仔女去讀書便犯法被控告。

      刪除
    5. 秋葉, 令千金聽明伶俐, 學以致用, 為你感到驕傲。
      小女自幼愛好音樂, 我本應安排她到馬料水的中文大學專修音樂科, 可惜我當時的經濟有限, 而屋企又在香港大學附近, 交通方便, 更何況小女己在大學附近覓得一份教琴的課餘工作。小女只在大學第一年有音樂科, 她在進修碩士第一年去跟私家音樂學院唱藝術歌曲。

      刪除
    6. 謝謝您的欣賞。小女一開始便在該公司上班,每天都是5時下班,所以才有機會去進修吧。
      令千金這樣愛好歌樂,要是讀音樂學院是最適合的了。畢業之後,可以在學校當音樂老師,可以教更多的學生。不過“港大”的名氣最大,又近著您的家,真是首選哩。
      我有兩個孖生的姨甥女,一個考進港大,一個考進中大;考到中大的分配到宿位,可是考進港大的大孖,要由九龍東去港大上課,路途真是很遙遠。

      刪除
    7. 我在珠繡工廠認識的其中一位工友, 家在九龍官塘, 她的女兒入讀港大醫科。那時未有地鐵, 這位大學生因交通問題便與一同學在大學附近租一單位居住。
      美國的大學生, 大多數都選遠離自己居所的大學。舉例我女婿的弟弟家在西雅圖, 弟弟的大仔在今年暑假後入讀芝加哥的大學, 住在學校的宿舍。

      刪除
    8. 聽說外國的學生,18歲後便選擇遠離家庭,到很遠的地方唸大學,以擺脫父母的依靠,覺得獨立了才有面子。 中文大學遠在馬料水,當然會有學生宿舍,但有不少學生喜歡在就近的村落租地方住,就是為了有更多的自由。 舍姐的女兒不選擇離開父母,不搬出去,相信她有她自己的理由。

      刪除
    9. 醫科要讀很多年,好像是七年,當中包括見習的年期,有時日日夜夜都忙著,在學校和醫院裡穿梭。讀這一科的學生大都會在學校附近一起居住,方便研習和交流意見。

      刪除